当前位置:首页 >字画收藏百科 > 收藏指南 > 正文

中国画不能“装”(2)

时间:2012-06-13 10:47来源:99字画网作者:嫣然点击:

        晏阳说,写实与写意,严格精准和逸笔草草都还只是问题的表层,重要的是,致力于把握形象的深度,不让艺术探讨停留在浅层次上。 “几十年来关于水墨人物画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各种观点交织碰撞,引发了许多艺术思考,也深刻地促进了水墨人物的创作。应该说,多样化是艺术发展的良好状 态。然而从人物画本身出发,问题主要集中于人物造型上,因为无论如何,人物形象永远是人物画的中心内容。 ”
        “不同主张、不同观点之间的理论探讨、艺术争论是好事,相互指责就无聊了,于中国画发展不利,不是建设性。 ”晏阳推崇有“建设性”的讨论。
        他认为,在水墨人物画里,笔墨意味的追求与造型意味的追求密不可分,经常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因而笔墨语言的研究探索过程实际上是与人物造型的研究探索相生相伴的。更多地注重造型基本功的磨砺和锤炼,提高对于人物造型的关注,才是跳出笔墨官司纠 缠,远离‘概念陷阱’,超越思维障碍,推动水墨人物画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
        如法炮制,只剩下圆熟,绘画的特质所剩无几,今天的水墨人物画坛上,这样的画家,这样的作品比比皆是……失却了真诚,技术的熟练只能导致小气、匠气、俗 气、江湖气。书写性是水墨写意语言生命的全部,绝不是只靠技术支撑起来的,是感情活动的结果……圆熟、做作、摆腔调都生不出书写性……留在纸上的痕迹无从 预先规划设计
        近年来,关于中国画的创作问题始终受到关注,当中 包含着许多争议性话题,对此,晏阳表示:“我听不了导游半导体喇叭里的说辞,滚瓜烂熟却难以入耳。正如某‘大师’的画,不是不好,也难说有多好。如法炮 制,只剩下圆熟,可以用心玩味的东西已经匮乏,绘画的特质也就所剩无几了。其实在今天的水墨人物画坛上,这样的画家,这样的作品比比皆是,大行其道。原因 有很多,比如商品画的冲击、画家急功近利、艺术认识的肤浅、各种笔会上画家‘表演’的贻害……”
        那么,水墨写意的艺术特质究竟体现在哪里呢?晏阳说,体现在“书写性”三个字上。
        “书写性总是呈现出某种随机、即兴的特质,是理解后的感觉、感觉中蕴含的理解。书写性是水墨写意语言生命的全部。书写性绝不是只靠技术支撑起来的。书写性 的产生是感情活动的结果。圆熟、做作、摆腔调都生不出书写性,因为那里面早已没有了真诚。失却了真诚,技术的熟练只能导致小气、匠气、俗气、江湖气。 ”
        晏阳说,中国画不能“装”,装潇洒不行,装古拙也不行,装老装小都不行。 “书写,可以一挥而就,可以娓娓道来;可以激情澎湃,可以润物无声;可以大气磅礴,恣肆潇洒,也可以朴素中肯,一五一十……但无论怎么‘写’,其内核永远是真诚,是情感投入,是言而由衷。 ”
        “从单一的技术角度解释不清楚中国画的 笔墨,就缘于笔墨不是炫技的媒介,而是精神的载体,缘于人情感活动的复杂,心理体验的丰富,精神世界的多样。 ”他强调,伴随着艺术表达进程的推进,画家的情感无时不在与对象的碰撞中生发着,变动着,深化着,于是那留在纸上的痕迹也便成为了情绪、情感、感觉和体验 的记录。而这一切都无从预先规划设计,于是,书写性与“真”水乳交融、互为表里了。
        晏阳认为,一幅画的绘制过程就如一次长途越野,成功的保障是心智和体魄,是随机应对变化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感到自己越来越“胸有成竹”是件危险的事,事 实上已经很难进入精神表达的层面,已经与艺术渐行渐远了。 “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被两个农民工粗糙的演唱打动,一如为凡·高热烈的赤诚、齐白石透明的本真动情。感动我们的未必是精致和完美,而是那里面的情和真。 ”
        对水墨人物画作深入的富有建设性的研究与探讨,就必须把笔墨的理想熔铸于造型的追求,将二者视作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进行同步探讨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
分享到:
字画商城 | 书画家 | 字画百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画家加盟
北京翰韵九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9-2018 99zihua.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7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4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