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画收藏百科 > 收藏指南 > 正文

画鱼的艺术

时间:2011-03-31 16:55来源:99字画网作者:嫣然点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鱼和以鱼为内容的绘画就十分偏爱,这是因为我国民间历来把鱼看做是吉祥、富裕的象征。习惯于把“鱼”和“余”联系起来,以象征的方式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鱼类的繁多种族,为画鱼者提供了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

近现代有许多花鸟画家擅长画鱼,我们所熟知的,以大写意画法画鱼的有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吴作人等,其风格是造型夸张,笔墨简练,以兼工带写画法画鱼的有陈树人、汪奎岑、吴青霞、郑乃洗他们以工笔手法画鱼,造型严谨,色彩庄重而浓丽,他们都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并有所发展。艺术创作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包括生活积累、立意构思、构图绘制等多个环节,这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

艺术创作的成败、艺术水平的高低与画家的艺术素养和表现技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创作不是临摹,几位画家画同一题材的作品,风格、面目截然不同,这是因为每位画家的生活体验不同、构思立意不同、绘画技巧和审美取向各异,所以,作品的面目就会千差万别。

自古以来,中国画创作就非常强调“立意”,有了这个立意后,表现的手法、笔墨的运用、构思的设计、设色的趣味等,都是由立意而派生出来的。石涛题画诗曰“对花作画将人意,画笔传神总是春”,深刻说明了画家“立意”时,是围绕着形象而“迁想妙得”。面对思维活动开始以后,把客观表象的感受和主观的情感结合起来,才能有感而发,只有我们把生活的感受通过“立意”,升华到艺术形象表达出来才能感人。

同是画鱼,八大的孤高、虚谷的冷峻、吴作人的酣畅、王雪涛的灵动,就是由于他们“立意”不同,审美取向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也正是这些差异,才形成了他们各自画鱼的风格,并且燕得了观者的喜爱和饮佩。虚谷画鱼手法与他人不同,他笔下的各种游鱼新奇而富有趣味,其笔下的艺术形象在我们今天着来仍不免使人惊孩叫绝。

周升达国画《九鱼图》

以画观赏鱼为题材的作品,鱼是画面的主体“景”是为“鱼”这个主体服务的,在构图的安排上,应有主有次,画面虚实关系的处理要服从主体的甜要,有利于主体的突出。鱼画得精彩,景也要精心安排,只有处理得当才能主客分明,主体形象鲜明突出。

鱼儿在水中是游动的,在安排面面时,鱼的前方斋‘’空灵”,让人觉得水的存在,鱼儿有游动的空间,否则会堵塞画面另外不宜将鱼布置在画面正中间居中会使画面感到平板,不易形成动势,即使是画群鱼,其重心也应偏向一侧为好,然后用“景”或用“题款”找回画面之平衡。除水中若藻类,岸边的植物也常被用以补景,像柳条、紫藤、木芙蓉、芦苇、红寥等、其为点缀之景故画观赏鱼者需兼习花卉,画好花卉也很重要,在这里不再赘述。

凡是画点缀之景,需注意与鱼的纵横关系,鱼之队开横,宜作垂柳之类的直景鱼队形纵,宜作堤岸草木之横景,总之点缀之景不宜与鱼游势相顺。此虽不是定法,但不可不明此理,所谓“一横一竖”的对照正是前人经验之总结。鱼类生活在水中,鱼儿离不开水这是定理。画鱼即是画水,只要把鱼画好,不画水也自有水在,这虚实相映,正是写意中国画的高明之处。

总之,我们画鱼既要在生活中细心观赏,也要在创作中用心体验,再加上作者蕴含的深情和绘画技巧,作品才能引人人胜,耐人寻味。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
分享到:
字画商城 | 书画家 | 字画百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画家加盟
北京翰韵九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9-2018 99zihua.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7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4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