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画收藏百科 > 收藏指南 > 正文

王连笙:水墨丹青中品味东方独特韵味

时间:2016-11-10 14:44来源:99字画网作者:翰庐点击:

450×600

王连笙,雨鬼门丁,沐雨轩主。先后进修于北师大首届山水画高研班、清华美院首届诗境山水画高研班等。拜宋雨桂先生为师研习山水画,并为周逢俊先生入室弟子。作品多次参加专业机构展览并获奖,曾在美术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美术家报等刊物上发表作品。

450×600

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向来是中国传统书画中的永恒题材。灵动如水,厚重如山,山水给了人们太多的生活感悟和启示。山水画家王连笙更是以山水为伴,将生活感悟融于作品,以不同的视角为人们展现东方大好河山之秀美……

 

翰墨千秋:您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哪里?是电光火石的一瞬还是日积月累?在创作过程中有哪些顿悟?

王连笙:我的创作灵感都源自于自然与生活,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万事万物,然后日积月累,一点一滴的进步。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看见一条大蛇在坎坷不平的土地上蜿蜒曲折地爬行,穿过草丛、小石堆,很执着,但却在绘画用笔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而在用墨方面,我通常会去仔细观察大山,虽然山峰多雄伟之姿,但也有混沌、层叠之美,时而清晰、时而隐约,给人留有想象的余地,我在用墨方面也追求这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600×322

325×600

翰墨千秋:看您曾跟随多位艺术大师研习绘画,在您艺术道路上哪位老师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您有着怎样的影响?

王连笙:我跟随过很多老师学画,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宋雨桂老师,他有着一种大爱情怀,给予我很大帮助。我认识宋老师的经历还挺传奇的。我记得是02年的时候在一个朋友的画册上看到了宋老师的照片,当时还不认识宋老师。后来在沈阳做园艺的时候,看到一群人在打高尔夫,觉得其中一个人很像宋雨桂老师,后来多方打听还真是,就这样和宋老师认识了,但当时却没有留下联系方式。第二年的时候,我拿着自己新创作的作品几经周折找到了宋老师,希望能得到宋老师的指点,宋老师也觉得我在绘画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鼓励我多进行创作。此后,我的新作品都会请宋老师指点,就这样建立了师生关系。

宋老师对民族、对生活都充满了一种大爱,他经历过很多坎坷,却仍同命运不懈抗争,所以他不仅在艺术上为我指点迷津,更在生活上为我树起了榜样,对我的影响也最为深刻。

476×600

301×600

翰墨千秋:在艺术道路上您觉得自身的天赋和名师的指导哪个更重要?还是说这两者缺一不可?

王连笙:我认为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但是相较而言老师的指导作用更大些。就拿我来说,我更属于那种“勤能补拙”的人,如果用数字表示的话,可能我的天赋只占1%,其余的99%是老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所以,艺术没有捷径,即使天赋再好,也需要勤奋与刻苦,也需要有人为你答疑解惑。

600×308

289×600

翰墨千秋:在您看来,中国传统山水画如何更加具备时代精神呢?

王连笙:传统山水画要具有时代精神就要在作品中融入“现代符号”,多多的深入生活,将现代人的情感和审美融入到绘画中。中国发展到现在,从早前的积贫积弱,到现在的富强安康,所以我觉得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就是契合当代精神的作品。

298×600

298×600

翰墨千秋:当今艺术市场低迷,您觉得画家应该更重市场呢还是安心创作呢?您怎么处理这样的矛盾?

王连笙:其实我觉得当今市场是否低迷与与我们搞创作的关系并不大。因为不管情况如何,作为画家首先要做的就是安心作画,艺术市场低迷更该潜心研习,拿出好的作品。对我自己而言,我觉得艺术创作还是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去寻找语言,希望能达到“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境界。

600×325

298×600

人们爱山爱水,除了山水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爱的更是“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王连笙先生的作品以山水为主轴线,带给人们的却是咫尺天涯的既视感和他“意与景汇、景与情通”意境,以山水为师,方得山水之真性情!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
分享到:
字画商城 | 书画家 | 字画百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画家加盟
北京翰韵九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9-2018 99zihua.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7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4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