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书旗(1900—1957),原名世忠,字书旂,号南京晓庄、七炉居。室名小松山庄。浙江浦江人。曾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抗战期间去美国创办画院,讲学作画,后定居旧金山。勤于写生,工于设色,尤善用粉,在染色的仿古宣纸上,用白粉蘸色点染,计白当黑,手法巧妙娴熟,极见生动,画风浓丽秀雅,别具一格。其作品曾被美国总统收藏。其花鸟画,取法于任伯年,作花鸟喜用白粉调和色墨,画面典雅明丽,颇具现代感。又得高剑父与吕凤子亲授,形成色、粉与笔墨兼施的清新流丽画风而独标一格。
从艺历程
1900年出生,浙江浦江人。
1929年应徐悲鸿聘,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32年与诸闻韵、潘天寿、吴茀之、张振铎结成“白社”。
1935年在南京举办个展。曾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抗战前赴美。
1949年3月赴美定居旧金山。尝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
1956年在美国西部举办国际画家名名作展览,其作品《雄鹰》获水彩首奖。
1957年因病逝于美国,其时人民日报载文称其为爱国主义画家。
代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竹间幽趣》、《鸡图》、《花鸟》、《雄鹰》、《振翅欲飞》等作品。
出版有《书旗花鸟集》、《翎毛集》、《张书旗画集》、《中国风格的绘画》等。
艺术成就
擅长花鸟,间写山水走兽、人物。取法任伯年,勤于写生,工设色,尤善用粉,人称“白粉主义画家”,在染色笺纸上用粉随意点染,极具生动。 张书旗二十年代初入上海美专学习。先学西画,后转攻国画花鸟,得著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亲授。
1935年在南京举办个展。曾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抗战前赴美。
1956年在美国西部举办国际画家名名作展览,其作品《雄鹰》获水彩首奖。
1939年,其《百鸽图》被中国政府作为礼物赠送美国总统罗斯福。 早年得高剑父指授,有日本画的面貌;喜用高丽纸作画,力求色彩与水墨的融合。其后又取法任伯年,作花鸟喜用白粉调和色墨,画面典雅明丽,颇具现代感。因其善用折粉,故有“白粉画家”之称。时人评论其作品“圆润有之,雄伟不足”。
作品欣赏
张书旗《竹间幽趣》
张书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