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屺瞻,男,汉族,江苏太仓人,1892年生,八岁起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擅国画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创作继承传统,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生前历任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教授,西画系研究所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他的作品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出版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等。
从艺历程
1892年出生。
1912年开始接触西方油画,入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就读。
1918年油画作品《风景》入选首届苏州美术画赛会展览。
1928年10月,与王济远、江小鹣、李秋君、张辰伯、潘玉良等创办艺术绘画研究所。
1929年国画作品《春寒》等和油画作品《劳苦》、《静物》入选第一届全国美展。
1931年任上海新华艺专教授。
1933年出资营造新华艺专绘画研究所。次年任研究所主任兼导师,同时教授国画和西画。在该所任教的还有庞薰琴、汪亚尘、杨秀涛等。
1934年受陶行知影响,回乡创办农民业余教习所“乡村改进社”。
1936年与徐悲鸿、汪亚尘等创办“默社画会”。
1937年再次赴日考察美术教育两个月。同年国画作品《竹石图》和油画作品《菊花》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为使国宝不流失国外,筹集钱款购买收藏了石涛名作《万点恶墨图卷》、《八大山人书画册》等。
1949年后交国家博物馆收藏。
1950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一次文化会代表。
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中受冲击,书画房产变卖殆尽,生活困窘。
1953年,老小6口住在一间“过街楼”里。同年作品《潇湘烟雨》入选全国国画展。
1954年当选人民代表。翌年又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境遇好转。
1956年受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笔。
1977年应邀为北京饭店和首都机场作画。
1979年以88岁高龄为人民大会堂创造了巨幅国画《红梅图》。同年被聘为聘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组成员。92岁为旧金山国际机场所作的《葡萄图》颇得好评。
1984年山水画作品《大地春意浓》获第六届全国美展荣誉奖。
1995年2月大英博物馆举办了他的艺术作品展览,7月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举办其画展。
1996年4月20日因肺部感染而致急性左心衰竭在华东医院病逝,享年105岁。绝笔画为枇杷红柿图。
代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春寒》等和油画作品《劳苦》、《静物》、《风景》、《菊花》、《万点恶墨图卷》、《八大山人书画册》、《红梅图》、《葡萄图》等。
出版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等。
艺术成就
朱屺瞻精通中西艺术,其画贯通古今,融合中西。擅画山水和花卉蔬果,作品清新质朴,雄健磅礴,意境高远,在画坛上独树一帜,深受行家赞誉,被视为无上精品。朱屺瞻与齐白石关系密切,齐白石前后为他刻印70多方,作画题跋、赠扇面数十幅。从50年代以来,他先后在上海、南京、北京、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过十多次个人画展。
1962年参加法国春季沙龙画展。
1983年为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画巨幅《葡萄》。
1986年应邀赴美讲学。他是为数不多的百岁画家,并在百岁纪念日,在上海举办了“百岁书画展”。
作品欣赏
朱屺瞻作品
朱屺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