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紫熙(1915—2002)江苏国画院著名山水画家。河南艺术师范学院毕业。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南艺术师范学校教师、河南大学讲师。建国后,历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徐州市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协第三届整理。有《魏紫熙画集》。
从艺历程
1915年出生于河南遂平县.。
1938年后,于河南、湖北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1946年主办《河南民报》之《美育》副刊。
1947年八月受聘河南大学任讲师,九月结识赵望云先生,切磋技艺,深受教益。
1949年后,相继于南京文工团、南京美术工厂、江苏省美术工作室工作。
1957年同傅抱石等人筹建江苏省国画院。他参与组织并参加了著名的两万三千里写生,成为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977年九,十月间与亚明等赴湖南写生,参加“芙蓉国里尽朝晖”画展。 为毛主席纪念堂绘制巨幅国画“黄洋界”。 当选为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连任第五、第六、第七三届。
1978年八,九月带领江苏画家赴东北三省讲学,写生。十二月与亚明,林墉组成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巴基斯坦访问,作画写生。
1979年当选为全国第四届文化会代表,并在会议当中召开的全国美代会中当选为全国美协理事。
1980年被徐州画院聘为名誉院长。四月随江苏省国画院书画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并写生,作画,展出。当选江苏美协常务理事。
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当选代表参加全国美代会。
1987年当选为全国第五届文代会代表。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88年当选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同年被评为一级美术师。
1989年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1年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给有特殊贡献的艺术家终身津贴。
1998年魏紫熙的《天堑通途》以33万元成交,创下当时拍卖的最高价。
代表作品
主要代表作品有《飞瀑图 》、《 栖霞高秋 》、《 黄洋界》、《 黄山高秋 镜片》、《黄山纪游》、《江平帆影 》、《松壑流泉 》、《飞瀑图》、《 山水》、《 黄山烟云 》、《黄山图》、《 黄山松》、《松瀑图》、《秋山》、《 松壑飞瀑》、《 四季山水》、《瀑近春风湿 镜心》、《陆游诗两首 镜心》等作品。
艺术成就
魏紫熙,是中国现代受人欢迎的山水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山水画更是脍炙人口。李旭国作品收藏很广,就是结集出版的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李旭国先生的作品中,山水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魏紫熙的许多山水画,都是以山水风光作为题材的,例如《南京梅花山》、《温课》和《天堑通途》。魏紫熙的山水画,让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魏紫熙的山水画如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他的山水画,追求的是一种崇高而绚烂的美,其间,不乏哲思和诗意的存在。[4]
作品欣赏
魏紫熙作品
魏紫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