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画收藏百科 > 书画鉴赏 > 正文

字画印章鉴别

时间:2010-08-12 11:53来源:99字画网作者:侍墨点击:

书画上的印章分为三类:一、作者本人的印章。二、题跋人的印章。三、收藏、鉴赏人的印章。在这些所使用的印章中又分为三个方面:一、姓名、字号、斋馆、堂号印.二、闲文、吉语、警句印。三、收藏、鉴赏印。姓名、字号印:一般盖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盖在右上角。闲文、吉语、警句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也有盖在书画最显著的位置,以示自己的权威,如乾隆、嘉庆皇帝等。

鉴赏书画,主要从作品的风格、笔墨、色彩、构图、章法、画法、印章、纸张、装裱、题跋等方面来观察,其主要的方面还是书画的本身及书法、印章。

盖在古书画上的印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作者在创作完毕时盖上的作者自己的印章,一种是作品所经由的收藏者或鉴赏者的印章。唐宋时代的作品,作者自己用印的很少。元末以下,凡已完成的作品则几乎没有不用印的,因为此时作者的题款和印章已成为一件完整作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对印章的鉴别也就成为书画鉴别中的重要一环。宋以前均用铜章,问有少数象牙、犀角章,明初以后才用石章。章的质地不同,其印痕自有差异。不同时代所用印泥也不相同:宋以前用水印,即用水调和硃砂作印泥;南宋以后用蜜印,即用蜜调和殊砂为印泥;元时始用油硃调艾;至清朝乾隆方有八宝印泥。再者,元代以前的印章均为匠人制作,文人制印极少,因而印文及印的样式较为朴拙,不似后世文人制印的追求奇异。所有这些方面都是鉴别印章时代和真伪的 重要依据。如作伪者用文人所制石质印章盖以八宝印泥伪造宋人 印痕,则破绽大显,不言而喻。若是同一时代,比如同是明代,要 鉴别作者印章的真伪就比较不易了。先要识得公认的、千真万确 的标准印迹,然后以此为准去仔细对照其印章的大小、印痕的粗细残缺等等,视其是否完全吻合,不能完全吻合者很有可能是伪造。至于收藏者和鉴赏者的印章,也是判定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一件流传数百年以上的书画作品,往往几易其主,为众多鉴赏家所过目。依照传统的习惯,作品一经入藏某家,某家必盖上自己的收藏印章,以彰为已所宝有。同时必邀请当时的名贤来观赏,观赏之后每每留下题跋和鉴赏的印章。主人也以此抬高作品的声价。所以年代越久远的书画,其收藏章和鉴赏章也往往越多。这些收藏章和鉴赏章可以说明:作品流传有绪;最初的入藏者或与作者同时,或与作者去时不远,当时作品的真伪易辨;经过了历代收藏家和鉴赏家的鉴别,未漏破绽;若系伪作,作伪者除作品本身以外,还须伪造众多时代不同、印文不同、印痕各异的印章,要想点水不漏,实为极难之事。因此,只要鉴别出收藏章和鉴赏章不假,其作品也就可以基本断定是真的,反之即为伪作无疑。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
分享到:
字画商城 | 书画家 | 字画百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画家加盟
北京翰韵九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9-2018 99zihua.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7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4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