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书画市场茶亭街
相传有一位僧人当年化缘为南来北往的行人建立一座凉亭,整日烹茶施舍行人。久而久之,在此地免费煮茶水给行人喝的习惯被延续下来,以后这里茶肆林立,逐渐成了街市。到清咸丰年间,这里还建成乐善好施牌坊和茶亭庵,内设戏台。
茶亭街南起洋头口,北至南门兜,明代为南郊,以有僧在中途设亭供茶而得名。清道光后,建房舍、设茶馆。民国时期扩路成街,是福州市区南北走向的干道之一。沿街两旁木屋毗连,店铺林立,闻名遐迩的“李厚记”、“润光厚”角梳;“老天华”、“老天和”乐器;“观音头”、“佛手”牌镰刀以及“利一”斩锯、梁锯、“王彩”桶刀、“谢太”剪刀、“永字号”剃刀、“恭字牌”小刀、“增金利”厨刀、“广和兴”钢锉等名牌优质产品都集中在这里出产和销售,这里遂成为福州市历史悠久的典型手工业街。
1990年,拓宽道路,拆除两侧简陋矮小木屋,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骑楼房,建筑物多彩多姿,别具一格,沿街开设各种商店380多家,既保留传统手工业街特色,又具有现代商业色彩,出售的商品有古代名人书画,工艺美术品;也有百货、服装、鞋帽、家用电器、钟表眼镜、灯具、珠宝、图书、食杂等。服务业有餐馆、酒楼、卡拉OK、舞厅、发廊、美容院、照相馆、饮食店。白天,行人络绎不绝,夜晚,广告灯、霓虹灯光辉灿烂,是福州市区又一繁华街道。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