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州舒城(今属于安徽桐城)人。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中进士。产先后任中书门下省 删定官,御史检法和朝奉郎等。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因病辞退,归老龙眠山。他的一生在仕途上不甚得意,但诗文书画成就很高,也擅辨古器物。李公麟虽 然被列入了文人画家之列,但是他除了后世文人画家所擅长的国画山水、国画花鸟题材之外,更擅长国画人物、鞍马。在此方面,他继承了顾恺之以来的传统,而又有所创造,自立 新意,在刻画人物个性和情态上极具功力。他把过去仅作为粉本的白描画法确立为一种画种,使之独立成科。有描写文人诗酒生活的《莲社图》和《西园雅集图》等 作品,今有摹本传世。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传本《免胄图》和《孝经图》的真伪尚待研究。
李公麟创作过一定数量佛教题材的作品,皆有一定的创造,他画《华严惊变图》有丰富的构图,画佛教形象不受佛典义规的限制,画观自在菩萨不按原有的定式,认为“自在新峨,不在相”,又画石上卧观音,长带观音,都是新创造的形象,作为他的(维摩诘像)石一个封建社会后期富有文化修养、思辨能力而意志慵懒,若有所思的士大夫形象,具有颓唐、悠闲、宁静而缺少活力的精神状态,正反映了那一时刻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特质。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