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字画收藏百科 > 书画新闻 > 正文

傲骨化青莲 本心牡丹开——记中原牡丹王宝钦

时间:2016-03-29 10:53来源:99字画网作者:墨韵点击:

中原牡丹王——王宝钦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是中国人喜爱了千百年的花卉,同时也是中国画的重要传统题材之一。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七绝《赏牡丹》就道尽了牡丹的魅力: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王宝钦六尺锦鸡牡丹图《花开富贵》(询价)

古往今来,画牡丹者众多,但是精品稀少,原因是画牡丹之难在于“雅俗共赏”,为求牡丹花开之光鲜热闹便容易“流俗”而缺乏雅致,没有笔墨意境;力避俗气转求“雅致”,则很难表现出牡丹本身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气质。所以历来牡丹画作品,雅俗之间,权衡很难。

出身于牡丹之乡的王宝钦,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揣摩,在继承前人风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其作品在雅与俗之间取得了非常好的平衡,博采众长,自成风格。他的写意牡丹光滑鲜润、大气浑厚,将牡丹的雍容华贵、富丽吉祥的特质展现无遗。用笔大胆生动、用色浓淡相宜,笔墨讲究,结构清晰,甜而不俗、雅而不怪,是雅俗共赏的佳品,这也为王宝钦赢得了“中原牡丹王”的美誉。

王宝钦三尺花鸟画《晚来细雨葫芦香》(询价)

正文:

王宝钦很瘦,很温和,有点出乎笔者之前的想象。没见他本人之前,“中原牡丹王”的称号让笔者想当然地认为王宝钦应该是一个很强势甚至霸气外露的人。但见面之后,却发现这位有着王冕光环的画家,性格出奇的内敛平和,甚至在采访过程中略微带有一丝的羞涩。所谓“笔锋见文风,画品见人品”,王宝钦的人正如其画中的牡丹一样,雅致中透着温暖,颇具亲和力。

年少成名 执著造就一代画师

王宝钦成名很早。自幼对画画痴迷的他,八九岁时就追随当地一位画像先生开始学素描,到高中时候又拜入当地最具声望的画师门下。高中毕业时,为画痴迷的他已经在镇上小有名气,当地人都知道有一个画画很好的小孩。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喜庆之日,都会请王宝钦上门作画。从乡俗花鸟到神话门神,王宝钦都一一满足乡亲们的需求。直到后来,被新任的镇长发现其特殊的才能,破格录用为文化馆职员,并从此走上了专业创作的道路。一方面四处拜访名师,研习技巧,另一方面苦练不辍,绘画技巧获得了长足进步。从乡镇到县市,最后在全省都拥有了很高的声誉。

王宝钦精品四尺斗方《富贵吉祥》(询价)

与很多有专业背景的画家不同,一路自学成才的王宝钦在创作上都保持着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尝试着各种形式的创作。从80年代刚刚兴起的立体画,到后来的漆画,王宝钦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学无止境,触类旁通,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也许有人觉得我不务正业,但我认为艺术的进步和创新需要很多新鲜元素的注入,我一直通过各种新颖展现形式的学习来实现自身瓶颈的不断突破。这也是我能取得今天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绘画与爱情

绘画不仅成就了王宝钦的事业,也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年轻时经亲戚介绍,王宝钦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双方一见钟情。为了收获芳心,王宝钦以艺术家奔放的热情开始了大胆地追求。由于当时物质条件所限,王宝钦便把自己擅长的绘画作为“攻坚利器”,借助画面来传递自己的爱慕和思念,这位美丽的姑娘终于被王宝钦的坦率真诚和非凡才华所打动,最终抱得美人归。

王宝钦精品四尺牡丹图《玉堂富贵》(询价)

绘画与人生

虽然有着天赋与机遇的双重眷顾,但现实物质社会还是曾给予王宝钦很大的冲击。改革开放之初,看着众多在外经商成功的同乡,衣着光鲜出手阔气,王宝钦也曾心理失衡过。从不服输的他一度南下深圳创业,凭借自己的优秀画工和不懈努力,在工艺装潢画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让他心力交瘁,对远方家庭儿女的眷恋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王宝钦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了家乡,重新开始了艺术创作。

王宝钦三尺花鸟画《荷池》(询价)

“物质的东西是可以替换的,而精神的满足则是无可替代的。感谢那一段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王宝钦谈起过去这一段经历时,显得纯净而虔诚。

王宝钦评画从不看名,只看其画技。“真正能让我心服口服的,是你的画而不是你的名声。”王宝钦对于现在艺术界的浮华虚名显得颇为不屑。看到画技超过自己的作品,常常会让他寝食难眠,直到发现并掌握了其中的技巧才能安心,这正是他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

寄情于艺术,定格于永恒,用绘画点缀人生的王宝钦在艺术之路上走的异常坚定。

原载:99字画网(转载需以链接方式注明出处,以及本声明)
分享到:
字画商城 | 书画家 | 字画百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画家加盟
北京翰韵九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9-2018 99zihua.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7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4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