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名:毛体书法《虞美人·枕上》
- 材质:宣纸
- 尺寸:68×138cm(画芯)
- 库存状态:未裱 购买时请选择是否装裱 装裱时间一般需要3-4天
虞美人·枕上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凭。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1921年写给杨开慧的咏别之作《虞美人 • 枕上》就是一首纯粹表现爱情的作品。
词的上阕写的是诗人自己的离愁别绪。起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了愁苦之多,“江海翻波浪”,形象的比喻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愁绪。接着两句写诗人因愁苦而辗转反侧,只好披衣、起坐、仰望星空数星星,“寂寞”“寒”等形容词透露出作者寂寞、孤独的处境和对杨开慧的深情思念。
词的下阕抒发的是诗人对离人的思念之情。“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这是化用了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名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上的寒星随着天亮而逝去,在诗人眼中只留下了离人清晰的身影。百念成灰的时刻,剩下的就只有对离人的思念了。当诗人将视线转向西边的天空时,一钩残月渐向西落。古时常用月圆表示亲人的团聚,而用月残来表现亲人的离别。如今,面对着西沉的残月,怎能不让人伤心而流泪呢?一个“流”字,形象生动,不仅刻画出月亮西沉的动态美,而且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对“抛眼泪”的议论。
总之,《虞美人 • 枕上》一词用词精当,比喻巧妙,描写、议论与抒情有机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爱人杨开慧的深沉的思念。
有人将词中的“愁”理解为是毛泽东对革命前途的忧虑,认为这篇词仍然是表现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关切,恐怕有点牵强附会了。一代伟人,他首先是一个普通人,他一样会儿女情长!